发布者:关工委 浏览次数:10
在智能制造的时代浪潮中,智能制造学院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以“劳动教育赋能青年成长,技能实践助力职业发展”为主线,指导并全程参与学院于2025年4月23日-29日举办的首届汽车文化节。此次活动不仅是汽车文化的盛宴,更是学院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,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。
一、搭台引智,理论与实践共融
为拓宽学生职业视野,关工委积极联动行业资源,特邀徐州保时捷汽车营销中心总经理魏大超、徐州好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包超等业界专家,开展《智能驾驶技术的现状与未来》《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》专题讲座。讲座现场座无虚席,学生们在互动中深化了对行业的认知。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刘泰宇同学表示:“关工委搭建的学习平台,让我们跳出课本,真正触摸到了行业前沿。”
二、以赛促学,锤炼工匠精神
关工委全程指导三大技能竞赛,320名学生在赛场上尽展风采。汽车发动机拆装竞赛中,选手们以精湛技艺诠释严谨态度;AI绘图设计大赛涌现45幅创新作品,彰显智造青年的艺术思维;轮胎拆装趣味赛则通过团队协作传递劳动乐趣。关工委委员担任评委,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:“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,更是劳动精神的传承。”通过以赛促学,学生们在实践中锤炼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三、创新实践,赋能沉浸式教育
学院联合企业打造“新能源汽车科技展”,引入蔚来ET7、比亚迪仰望U8等15款车型,并组织工程师现场拆解电池包、讲解核心技术。智能驾驶模拟舱前排起长队,学生们通过VR体验自动驾驶场景,关工委委员全程陪同指导,鼓励学生“在实践中感悟科技力量”。30名试驾学生在校园内亲身体验新能源汽车性能,陈同学感慨:“关工委提供的实践机会,让我对职业未来充满信心!”
四、引领服务,厚植责任担当
学院发起“教职工爱车焕新计划”,组织“建院工匠服务队”为50余辆教职工车辆提供专业检测与精洗服务。学生们在关工委老教师的指导下,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从制动检测到内饰清洁一丝不苟。一位教职工感动道:“关工委不仅培养技能,更教会学生责任与奉献。”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服务实践,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。
据悉,首届汽车文化节累计覆盖全院5个专业,收集企业人才需求问卷300余份,实现“以赛促学、以展促教、以服促能”目标。学院关工委秘书长在总结会上指出:“劳动教育是青年成长的基石,关工委将持续深化‘产教融合+劳动育人’模式,为‘汽车强国’战略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。”关工委将创新劳动教育形式,强化校企协同,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才、在奉献中成长,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!(智能制造学院关工委)